当前位置:首页  通知公告  赛事资讯

给新闻做出好标题的三个层次

2009-06-22来源:南航沙巴体育官网入口发布人:系统管理员阅读:1103

      一般院校新闻系讲课中只讲做标题,很少讲如何给新闻做出好标题,所以毕业生进入新闻单位后,很少能做出好标题来。现根据自己25年的新闻实践,就如何给新闻做出好标题提出看法,供参考和指正。

  做新闻标题的总要求是“美知双收”,但“美知双收”共分三个层次。“美知双收”是院校和学者提出来的,指的是做新闻标题的要求,“美知双收”有三个层次,这是我的实践体会,讲的是如何做出新闻的好标题。

  做出新闻好标题的第一个层次:高要求的“知”

  一、文学价值审评的三个层次。

  读过专门讲授中国古诗词的教授叶嘉莹先生(女性,因造诣高深,人人尊称其为先生)《风景旧曾谙》一书,就会有一个感悟,即新闻好标题共有三个层次。

  文学的作者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由浅入深分为“感知”、“感动”、“感发”三个层次;对应于作者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在写出的文章的内容中会表现出作者对这个事件是“感觉”到了,还是产生了“感情”,抑或由“感情”中升华出了“志意”。对应于作品内容的“感觉”、“感情”、“志意”三个层次,作品的外在表现就有了“诗人之文”、“学人之文”、和“才人之文”之分。“诗人之文”的外在表现就是有纯真的情感,有一份感动,它是作者对外界认识的第一层次――“感知”和第二层次――“感动”的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作品内容中出现了第一层次的“感觉”和第二层次的“感动”的结果。“学人之文”则饱含着作者学问、修养和品格,它是作者在对外界认识的第三层次“感发”基础上,让作品内容中出现了第三层次“志意”的结果。“才人之文”表现为语汇特别的丰富和极其独特,是写文章的特例,作者既可以是奇才,也可以是诗人和学者的综合,“才人之文”的文学价值既可以等同于“诗人之文”和“学人之文”,也可能高于两者。

  二、新闻好标题的第一层次“知”的内含:做出新闻中的新闻。讲清了文学价值评价的三个层次,便可以来审评新闻标题。

  做新闻标题要“知美双收”,“知”是最低的层次,最基本的层次。“知”对应于文学作者对事物认识的第一层次“感知”,对做新闻标题而言,就不仅是作者自己感知,还必须让读者“感知”。在工作实践中,我对“知”这个最低要求提出了一个高要求:要做出新闻中的新闻。换言之,必须将新闻作品提炼出抢眼的新闻眼来。不过,新闻标题做到了“知”,仅是具有了新闻价值,仅是做出新闻好标题的第一层次,它还对应不上文学价值的评价。

  例如,2008年11月,中国第五次降息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新华社发了通稿,全国各大报纸和地区党报、晚报都以“央行大幅降息”作标题予以报道。这似乎不错,但达到“知”最高极致了没有?没有。且看新华社江苏分社所办的《现代快报》的同文标题《一次降息等于四次降息》。“一次等于四次”,直观明了地表述了降幅大的程度,又因此很抢眼、很震憾,这个标题才做出了新闻中的新闻,是真正的“知”的体现,但它是否能评上好标题还有待商量。

  因此,我们说,新闻标题“知”的基本要求是:简洁,准确,抢眼,有新闻。要求是做出新闻中的新闻。这点在会议新闻的写作上尤其重要。

  做出新闻好标题的第二个层次:修辞手法和情感的入主,“诗人之文”的标题

  情感是现代新闻写作的基石。中国修辞手法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承。将这两点融入标题制作,将会达到做出新闻好标题的第二个层次。也可以说,这是“知美双收”中“美”的初级层次。对应于叶嘉莹教授文学价值审评分类,那就是作者进入了对外界事物认识中的“感动”层次,在写出的作品的内容中达到了“感情”这个层次,加上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我们就有了类似于“诗人之文”的有较高审美价值的标题。

  一、抒情为上:做标题如同写诗。南朝齐梁文学评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也说:“人禀七情,应物感斯,感物咏志。”做好标题也如同做诗,没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是做不出感人的标题的。2008年12月9日《现代快报》关于“两起事故四农民工身亡”报道的标题就充满了编辑发自内心的情感:《四条生命哪!过年再也回不了家》

  世上万物,不是死的,都充满生命的迹象。我们做不出带有情感的标题来,是因为我们的心死了,沉浸于当今世界的物欲横流之中了。做人做得肤浅、浮躁了,心也冷酷到无诗情了。

  二、自己心动后调动修辞手法让别人感动。其他人为什么会被你的文章感动?那是因为其他人写不出如此文字来,而你写出来了;而且你不但写出来了,还因为其他人与你有共同的感情,所以共鸣了。叶嘉莹教授在《风景旧曾谙》中说:“西方接受文学的观点是:读者参与了作品的创作。作者创造的作品,如果没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它只是一个艺术成品。它没有形成生命。是读者赋予作品生命,而不同的读者会赋予它不同的生命。”为了得到读者的共鸣,为了艺术成品成为作品,中国古代文人已总结出了好多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心的感动以感动读者,如顶针(珠联)、对仗、借代、反差、反复、拟人等。试品赏几则《淮海晚报》的标题:

  借代:《把“草”还给“大草堆”(指借公款) 沭阳清退干部宕欠款8万元》

  《只因洪泽菜米“绿” “阿拉“闻香拎菜篮》

  排比:《他就是船工,他就是纤夫,他就是长江的一滴水――郑云峰,七年拍摄三峡的人》

  整个版面的排比:

  《夜走淮安城 散步一族迈出健康和谐音符》,下面是大标题下的一组小标题:

  努力减肥独自走 迈出健康之步

  夫妻牵手结伴走 谱写浪漫之歌

  全家轻松开步走 感受亲情之乐

  邻里相约大家走 传递和谐之声

  珠联:《田中深情赠樱花 樱花开时忆总理 2000棵树苗总理家乡栽》

  《十年难办土地证 证刚办好遇拆迁 拆迁户:我冤枉,这苦找谁诉》

  回文:《回头浪子帮助浪子回头》

  做出新闻好标题的第三个层次:在标题中化入名句、典故和哲理,“学人之文”的标题

  首先,名句和典故是化入,而不是牵强附会的拽入。当作者饱读著作,学富五车,且具备自己的修养、人品后,当他在“感动”基础上,因为自己的学识、修养、人品自然而然地升华入“感发”(即有兴发,有联想)时,作品(含标题)就会化入哲理。

  其次,在本层次,在标题或作品的内容上,关键有“志意”的内含。“志意”,用朱自清先生的说法,意思一是理想、抱负;二是情意,情思,人生或生活的哲理。有了“志意”,标题或作品必是“学人之文”。当然,这个哲理应是鲜为人知的或是自己新体会到的,是自己独创的,而不是抄来的。

  例如:《淮海晚报》标题《如镜碧水万顷田 行行白鹭上青天》,化入了杜甫诗:“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淮海晚报》标题《给真理留下呼吸的空间》,提炼的是西方新闻史上著名的案例“美国沙立文案”中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判词。《淮海晚报》标题《越秀路:两头栅栏如“虚设” 何日“轻车”过“两区” 》嵌入的是李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

  “学人之文“的标题,已是标题的最高层次――第三层次了。

  题外话•做好新闻标题的另类:“才人之文”的标题也许=流行语+族号+生造?

  对“才人之文”,仅作为一个题外话来略加讨论。它是一个独立体系,多由有造词炼句天份的人所做。如杜甫名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是经典的例子。

  一、功夫之一在倒装。

  再举杜甫《秋兴八首》一例:“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胡适先生说,应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但这两句一正过来就没有味道了。

  再例如李商隐《昨夜》:“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还有杜甫《望岳》:“荡胸生层云,皆眦入归鸟。”

  二、功夫之二在词的喻化:例如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不是讲“云鬓”,而是讲“鬓云”;不是讲雪白的香腮,而是讲香腮如雪,将腮比喻成雪。

  再看奥巴马名言:“我不是黑色,我不是白色,我是梦的颜色。”这个“梦的颜色”给人以无比的美的感受。

  三、网络流行语+族名+生造词能否出现一些语言“才人之文”的标题呢?

  例如王朔标题:《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过把瘾就死》;《谁比谁傻多少》等等,很有语言天份。再看今年网络语言:雷,山寨,叉腰肌,打酱油;再看族名:拼客;淘宝族;尼特族;威客;考碗族;号哭族;NONO族;候鸟族;草莓族;烧包族;99族;毕婚族;蜗蜗族;辣奢族。试想,这些族名与网络流行语再加上生造的意味生长的词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才人之文?如我们随手拼成一个《考碗族在做伏卧撑:谁比谁傻多少?》如此标题有没有才气?

  由于做到这个层次标题的人不多,且为一种例外的体系,我无法深入评说。我只提出上述臆想供启发一点思路。

  (注:叶嘉莹先生是驰名中外的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加拿大藉华人学者,现在是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叶嘉莹先生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50年代初任台大教授,到美国讲学,1978年回国讲学,在北大,南开,天大,南大,复旦,川大,云大,湖大,武大,辽大,兰大等几十所大学讲。)

学院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

来信请寄: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

邮编:211106

友情链接

校内链接

版权所有:沙巴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在线入口-app store Copyright 2020 Arts College of NUAA Allright Reserved 苏ICP备 网站管理